"世界上最智慧的街区"来了
发布时间:2020-05-09 13:40:35
提到当代城市生活,人们脑中浮现出的往往是车水马龙、繁花似锦的景象。但也不得不承认,全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“城市病”:交通拥堵、资源匮乏、环境污染……从纽约、伦敦到莫斯科,人们或是在汽车长龙中被挤得动弹不得,或是不得不支付日益上涨的能源费,或是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空气、水、光污染。
“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改头换面,变得更为舒适宜居?”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重大问题。知名荷兰本土建筑事务所UNStudio对此给出了答案:2018年7月则开始着手设计一个名为“Brainport智慧街区”的蓝图,并有望在十年内完成初期建设。
目前,“全球最智慧街区”已于荷兰赫尔蒙德的Brandevoort区进行开发中。这一城市愿景并非作为预先制定的固定开发计划,而是采用灵活的框架,根据每位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。这一全新街区建设计划基于多领域的最新见解和技术,包括循环性、(未来)居民的参与、社会的凝聚力和安全、健康、数据、新的运输技术和独立能源系统。所有这些方面将共同促成智慧街区的一个独特的可持续生活环境。
图| 总平面图
未来十年中,社区内将逐步建成1500个新住宅和12公顷商业楼宇,还会有完善的交通网络,如连接到埃因霍芬的火车线路和自行车专用道。同时,一个汽车园、一个食物科技园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也会先后入驻。这个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进行不断改进的社区,将有可能做到真正的“以人为本”。
图| 道路、房屋底层公共区域
图| 创新社区
Brainport智慧街区可以被理解为一个“生活实验室”:围绕中央公园打造一个混合住宅社区,并在四周形成商业空间和自然保护区。该街区旨于发展建筑和景观的全新关系,从而相互提升质量水平。景观的作用是为食品、能源、水、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积极的生产环境。
但是,与大多数开发项目不同的是,Brainport智慧街区不会按照先设计后建设的寻常做法。相反,设计和建设将逐步推行,齐头并进。这个新区旨在推行创造一个可持续和独特的生活概念,倡导实验和“从实践中学习”的理念。
Brainport智慧街区的灵活度还体现在区域规划上。社区总体面积达155公顷,设计团队将这片区域由南至北,划分为10个区,每个区的建筑密度、功能与绿色覆盖率不尽相同。
图| 住房分析图
这保证了区域间的多样性,满足了不同年龄和社会阶层的居民的生活需要。同时,长条形的区域划分也为未来社区的扩大做了考虑。今后的新建项目可以直接按照分割线进行延伸建设,不必再花费时间和人力做另行规划。
图| 路网分析图
图| 人行流线分析图
城市发展区和自然区均被视为生产空间,融合生活、工作和休闲娱乐。一个共享的中央公园将成为街区活跃的社交中心,所有居民都能在这里体验有益身心的活动和文化计划。
图| 绿化区及中央共享公园
“循环自足”是Brainport智慧街区的一大亮点。在这个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里,社区中的居民将身兼数职,他们不仅是消费者,更是生产者与循环者。从粮食生产,到水管理,到合作能源生产,都有望在高科技的帮助下,实现社区内部解决。
图| 充满绿色的街区
Brainport智慧街区在项目早期引入循环系统概念,提供机会让不同规模的创新解决方案实行协同作用。Brainport智慧街区整合循环标准,不仅仅是原材料、能源和气候适应方面,还包括生物多样性、人类健康和新的经济机会,以此开创了区域发展的新标准。
Brainport智慧街区的技术平台,用于分享数据和信息,以推进景观、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效率,同时提供无缝的连接。
“智慧城市”的概念,最早由IBM于2008年提出。具体地说,就是通过资讯科技,来精确追踪并管理城市运作和市民生产生活,并形成一个囊括各类系统的网络,使得社会更加高效、公平。作为一个处理城市化问题经验丰富的国家,荷兰是将智能科技融入到城市发展中的先驱。在荷兰的主要城市如阿姆斯特丹、鹿特丹、海牙等,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智能科技。放眼全球,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正参与到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中来。
例如在雪患阴影下的多伦多,用智能人行道来融化积雪;在离波士顿不远的郊外,一座只有自动驾驶汽车的城市将拔地而起;在赫尔辛基,智能电网和实时能源监控可以减少15%的能源使用…
那些曾只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,正一步步悄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。但也请别忘了,智慧城市的建设,绝不仅限于政府、学界与商界的推动,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。在Brainport智慧社区中,信息共享、循环利用、自给自足等各种先进的生活方式,根本上靠的都是居民们对社区生活的极高参与度,才能得以实现。一个开放、包容、宜居、以人为本的城市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。